徐州八孩鐵鍊女
八孩鐵鍊女(又稱:鐵鏈女事件、鎖鏈女事件、豐縣八孩母親事件、徐州八孩母親事件)是一起於2022年1月曝光的重大虐待和人口販運案件,發生在中國江蘇省豐縣歡口鎮。事件的核心是一名被拘禁且精神狀況異常的女子,她據稱生育了八個孩子,其遭受虐待的情況透過影片被傳播到網路上,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爭議。
隨著事件的曝光,多個調查團隊介入,揭露了更多的真相,但豐縣和徐州市的行政機構所發布的通告因自相矛盾而未能平息公眾的不滿。2月中旬,中共江蘇省委和省政府組成了專門調查組,發布了最終調查報告。此次事件引發了輿論對中國政府保護農村女性和精神疾病患者、打擊人口販運及性侵問題的呼籲,並對當地政府和官方媒體的處理方式提出質疑。
事件後,時任中共豐縣縣委書記婁海和豐縣宣傳部部長蘇北因瞞報及發布不實資訊,被中共江蘇省委免職。而時任豐縣縣委副書記、縣長鄭春偉則被免去黨內職務並被要求辭去縣長職位。
八孩鐵鍊女法院裁定
1998年參與拐賣小花梅犯罪嫌疑人共有7人,其拐賣行為均已超過追訴期。為從嚴打擊拐賣婦女犯罪,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徐州市人民檢察院對在拐賣婦女犯罪中作用較大、情節嚴重的時立忠、桑合妞、譚愛慶、霍永渠、霍福得等5人進行追訴,李某玲、劉某柱在拐賣婦女犯罪中作用較小、情節較輕,未予追訴。(引用自風傳媒)
八孩鐵鍊女與人口拐賣的關聯
在中國農村地區,由於重男輕女的觀念與一胎化政策的影響,導致男性人口數量明顯多於女性,造成了嚴重的性別比例失衡。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外出打工,當地的適婚男子更難找到伴侶。因此,從更偏遠地區購買新娘成為了一個龐大的市場,並帶來了經濟利益。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教授李柯在四川的田野調查中指出,「很多時候,甚至同一名婦女會被轉賣多次。這使得一些購買拐賣婦女的家庭向地方政府或村幹部投訴,表示‘我花了這麼多錢的彩禮,好不容易解決了我兒子的婚嫁問題,結果新娘來了沒幾天就消失了。’」
李柯指出,對於那些急於解決男丁婚嫁問題的中國家庭來說,彩禮制度為潛在的人口販賣提供了“合法化的掩護”,顯示出“民間操作與國家立法之間的巨大衝突”。
鐵鍊女對中國女權的影響
「鐵鏈女」事件曾引發全網公憤,許多博主發表相關視頻及言論,甚至有媒體衝入前線進行實地採訪。李柯教授發現,「在城市定居、受過高等教育的中產女性對女性主義話題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李柯認為,這種公眾參與對於推動中國的性別平權進程具有重要意義。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使用「女性主義」而非「女權」來討論性別平等,這反映了她們希望避免政治敏感性,更多關注女性個體的覺醒,而非深入挖掘背後的社會原因和政府角色。
女權活動人士呂頻則表示,「女性主義」和「女權」實際上沒有本質區別,只是中國社會中,人們為了避免言論審查而採取的不同表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