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什麼?身體一直抖看看醫生怎麼說!

癲癇是什麼?身體一直抖看看醫生怎麼說!

癲癇(Epilepsy)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特徵為大腦神經元活動異常,導致反覆發作。根據國際抗癲癇聯盟(ILAE)的定義,癲癇被視為一種具有持續性產生癲癇發作傾向的腦部疾患。─引用自:國際癲癇聯合會

癲癇的定義是什麼?

根據ILAE的實用臨床定義,癲癇可由以下任一情況診斷:

  1. 至少兩次非誘發性(或反射性)癲癇發作,間隔時間超過24小時。
  2. 一次非誘發性癲癇發作,以及在10年內有至少60%機率再次發作的風險。
  3. 診斷為癲癇綜合徵

此外,對於年齡相關的癲癇綜合徵患者,若超過相應年齡,或至少10年無發作且至少5年未服用抗癲癇藥物,可視為癲癇解除。癲癇

癲癇的分類

癲癇發作可根據其起源和表現分為以下類型:

  • 局灶性發作(部分性發作):源自大腦特定區域,可能影響一側肢體或引起異常感覺。
  • 全身性發作:影響大腦廣泛區域,通常導致全身抽搐或意識喪失。

癲癇的病因

癲癇的病因多樣,可能包括:

  • 遺傳因素:某些癲癇綜合徵具有家族遺傳傾向。
  • 結構性病變:如腦部腫瘤、血管畸形或發育異常。
  • 代謝或免疫性疾病:如低血糖、腦炎等。
  • 外傷性因素:如頭部外傷、卒中等。癲癇的種類

癲癇的診斷方法

診斷癲癇通常需要綜合考量病史、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

  • 病史詢問:詳細了解發作的特徵、頻率和誘因。
  • 神經影像學檢查:如磁共振成像(MRI)或電腦斷層掃描(CT),以排除結構性病變。
  • 腦電圖(EEG):評估大腦電活動,尋找癲癇樣放電。

治療策略

癲癇的治療目標是控制發作並提高生活品質,主要方法包括:

  • 藥物治療:抗癲癇藥物是首選治療方式,需根據患者的發作類型和個體差異選擇適合的藥物。
  • 手術治療:對於藥物難治性癲癇患者,可考慮手術切除癲癇灶。
  • 神經調控:如迷走神經刺激(VNS)或深腦刺激(DBS),適用於部分難治性病例。
  • 飲食療法:如生酮飲食,對某些兒童癲癇患者有效。

預後與生活品質

大多數癲癇患者在適當治療下可達到良好的預後。然而,部分患者可能因發作頻繁或藥物副作用而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和多學科的支持對於患者的生活品質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 Fisher RS, et al. A practical clinical definition of epilepsy. Epilepsia. 2014;55(4):475-482.
  • 癲癇症患者的運動訓練:機制、療效、及介入之文獻回顧.
  • 癲癇- 症狀與病因- 妙佑醫療國際.
  • 癲癇- 診斷與治療- 妙佑醫療國際.

Leave a Reply